名古屋城

來到名古屋,先去看城堡。

名古屋城是德川家康命令建造的,當年從東京到大阪之間的一段路叫為東海道,城堡一個個地截停敵人打過來。

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重建的東西,真正的名古屋城在第二次大戰中燒得七七八八,只剩下石牆。這裏的石頭每塊八九噸重,巨大無比。當年德川家康好威風,一聲下來所有的諸侯都要獻石。如果你仔細地看,可見諸侯們在自己搬來的石頭上雕著記號,其中有一個符號和當今流行的「串燒三兄弟」的三粒糰子一樣,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惡作劇在晚上偷偷地刻上,或是古人早就愛吃糰子串燒?

如果把名古屋城和姬路城一比,後者優美得多。不過名古屋城也有它的特點,屋瓦是銅片組成,氧化後變成綠顏色,其他城堡多用陶瓦,黑漆漆並不好看。

最令人注目的是瓦頂兩端的「金鯱」,是依據室町年代的統理造成,相信是中國傳過去。這隻像大鯉魚的符咒是用來防火的,但沒有發揮它的功能,最後還是被燒掉。

原先那兩隻鯱用了一萬八千両黃金鑄成,為城主權力的象徵。後來重建,也花了九十公斤的金條。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,一群賊在晚上偷偷去剝金,金沒偷成,跌死了幾個。

城牆中有很多的彎彎曲曲的小路,想起黑澤明的電影士兵攻城的鏡頭,盲目的小卒聽上級命令一味前進,也許是軍官們答應攻下了這座牆有永遠的榮華富貴,怎麼會那般地愚蠢呢?先頭部隊一定先死,城中有無數的鐵炮洞,當年已學會用長槍,牆上又有許多鈎,用來掛煮滾的油鍋,倒下來把敵人燙成燒豬。

每次看城堡,都感慨一番,古人只會以戰爭來霸佔人家的地方,除此之外,並無他途,幻想力極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