庫司庫司Cous Cous

到餐廳去,菜單上寫着的Cous Cous,有很多人不明白是甚麼,其實是一種小麥的吃法。

說是摩洛哥名菜,它只是代表性罷了。摩洛哥菜中用的庫司庫司極多,其實突尼西亞、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,都很流行。

此菜應該源自非洲,後來傳到中東,當今就連法國人也愛吃,美國人則當成了即食麵一般的東西,因為在他們的超級市場中能買到現成的,一泡開水就能進食。

怎麼做的呢?抓幾把生愈小麥,粗磨之,撒上麵粉,令其粒子分離,蒸熟,風乾,再煮,就是庫司庫司了。

原名Cous Cous,不讀作各斯各斯,而發音為庫司庫司才對,是快樂和豐盛的意思。這道主食,已和中國的米飯一樣流行了。

當然做法多得不得了,加酸奶和牛油放水煮熟,是最簡單的一種。加入生菜中,當成沙律。配以燜熟的紅蘿蔔、馬鈴薯、節瓜、橄欖、椰菜花,當為素食。

一般,有肉類的菜,在碟邊伴着庫司庫司,牛羊雞皆行,或是用肉汁淋上亦當成一道菜。和海鮮也極配,魚、貝殻、魷魚、八爪魚等。加上果仁、葡萄乾,就當成甜品了。

突西亞人則愛淋上番茄醬吃,總之你從米飯和麵包中得到的靈感,都可以用在庫司庫司上。

最早的食譜,是記載在十三世紀的一本回教食經裏,做法是把小麥加麵粉,用一個雙層的鐵鍋來蒸。

下面像一個大水鍋,上層是另一個鍋,底有洞,讓下面的蒸氣透入,在鍋底鋪上一層布,以防庫司庫司掉落。

所以說中國之外的人不會蒸東西是不對的,蒸鍋的器具在很多國家中都出現過,尤其是墨西哥人,最愛用蒸鍋煮食,但是外國人不懂得把器具發展來蒸魚,倒是真的。

庫司庫司的口感極佳,一粒一粒小小的,在口腔中摩擦,有人說像素食的魚子醬,那倒是誇張了一點。在中東一帶流行,早餐中常有庫司庫司,當成麥片吃,也是一種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