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些甚麼?

有很多網友問我,你用甚麼iPad?常用的App有那幾種?

回答你的問題:我的蘋果iPad一向是最新最快的,沒去記得是甚麼型號,總之是容量最大的iPad Pro,有甚麼更新的一出,我一定換,我覺得如果能用錢來買每天必用的工具,是很便宜的事,舊機很多部,都送友人,他們不追新款的,並不介意。

一開機,介面是一尊如來佛像,旁邊的備前燒花瓶中,有怒放的粉紅色牡丹花,這是在家中拍的,我很喜歡佛像是似笑非笑的表情,而牡丹花,如果有荷蘭運來的必買。花期雖然不長,只可擺三四天,但我見到就開心。

介面的第一個icon是相機,我已習慣常用iPad來拍照,如果外出,則用iPhone,反正幾乎同時就傳到。

旁邊的是相片檔案,全部已經拍了三萬一千多張,整理及刪除起來是一大工程,所以盡量不去碰,讓它不斷地增加好了。

照片上從前有許多是食物的,當今已不大去拍了,貓的照片反而是最多,每種形態及表情都留下,有一天學用毛筆畫貓時,可以當成參考資料。

書法的照片也無數,我一看到新的字形必定錄下。啊,原來這個字可以這麼寫的!好的句子也當然拍了,練書法時可以寫寫,最近錄的有很多書齋的名字,像「抱膝吟齋」,「竹軒」、「半日閑齋」、「望雲小舍」等等,自己是不用了,如果有人喜歡可讓給他們。

icon上還有一個「草書書法字典」,最近草書字帖看得最多,自己寫字運用得上,也不能一一記得清楚,大家以為草書糊裏糊塗,但馮老師教導的是,草書最為嚴謹,一筆一劃都應該有出處,一錯了就變別字,所以我寫完草書後一定查一查,免得鬧笑話。

時鐘的icon也常用,我最為守時,每天要看很多個鐘,壁上有太陽能兼電波指示的掛鐘,一分一秒從無差錯,手上的錶也有此等功能,用上了,其他鐘錶都覺得靠不住,尤其是那種幾萬幾十萬的名貴機械手錶。

iPad上的這個時鐘功能,還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時間,打電話給人家先看看,才不會三更半夜擾人清夢。

再下來就是各個社交平台的了,「微博」我當然每天有無時不刻地更新,「微信」也相同,Instagram戶口就交給同事去管理了,不然太花功夫了。

Facebook也每天會看,我一發訊息就同時在「微博」、「微信」、「臉書」這三個媒界上,Facebook我經營得又慢又少,網友看的也不多,不過可以聯絡上一些失去的朋友,真感謝它。近來香港的網友增加不少,又有許多日本和星馬的,所以會不時地更新。

接着下來便是娛樂了,串流平台Netflix前些時候看得最多,但近來有太雜的傾向,不過我還是會不停地去發掘新節目。看最多的反而是亞馬遜的Prime Video,它的製作水準最高,自從看了他們製作的《Mozart in the Jungle》之後,更佩服得五體投地,變成這平台的頭號粉絲,幾乎將他們所有節目都看了。

「Now隨身睇」也常看,原因是它有一個付款才看得到的電影台,一有新作我當然不會放過,錢多少我也不在乎,我一向認為只要給錢就能得的歡樂,多少錢都是值得的,只嫌節目不夠多罷了。

其他的節目台像HBO GO的icon也在頁面上,這個台亦相當夠水準。至於雷聲大而雨點小的是Apple TV,除了《The Morning Show》之外就沒甚麼好看的,他們錢不是沒有的,只是眼光太淺,當今的總裁也沒甚麼光輝,如果Jobs還在,絕對不會讓他的招牌淪落到目前的地步。

至於Disney串流台,我已沒甚麼興趣,在其他地方看了他們的新作《花木蘭》,更失去信心。

其他的icon多是字典,《康熙字典》我常查,《書法字庫》少不了,《漢語詞典》可以勉強應付單字,《中文字典》、《中日日中辭典》、《日華華日辭典》、《英漢雙解詞典》、《翻譯全能王》等等都有時翻翻。

但用得最多的是「Google」了,中英英中翻譯它比所有的字典還要強,詩詞句子的出處也要靠它,一對節目有好奇,或在電影上看到製作者和演員,我都會上Google查,它滿足了我一部份的好奇心,這搜索機器實是偉大,一切知識都存入,我已是沒有它不行。它也有聲音搜索的功能,許多朋友都用口指示,但我到現在還用不慣。

同類的「百度」令我非常失望,所有的資料都不齊全或貨不對辦,為甚麼連中文的百科全書都做不好?應該打屁股。

學問是每天做了,有時會覺得悶,那麼只好靠「瘋麻將16張」這個icon去解解悶。在網上打麻將打得多了,和朋友開枱時常贏,覺得三人陪你,還要收他們的錢,有點不好意思。